找到相关内容1748篇,用时9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《宗镜录》看延寿法师的因明研究

    为了弘扬佛教义学,走出“不立文字”的偏执,在客观上却对因明理论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本文通过对延寿《宗镜录》中的因明现量理论及“真唯识量”的分析,反映出当时教内对因明研究的主体内容与基本水平。  ...的涉及,这为其后在《宗镜录》中随处以因明量式对佛教义理作说明的做法预先埋下了铺垫。   对因明来说,现量是其“立具”(成立因明量式必须具备的前提认知)的内容之一,也是佛教五明中“内明”的部分内容,对...

    徐东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0438378.html
  • 禅诗审美境界论

    摘 要:禅宗诗歌表达独特的禅悟体验,其审美境界的范型是一切现成现量境、水月相忘如如境、珠光交映圆融境、任运随缘日用境:现量境羚羊挂角,无迹可求;如如境能所双亡,色相俱泯;圆融境珠光交映,重重无尽;日用境饥餐困眠,脱落身心。体证禅诗审美境界,对建构21世纪中国禅诗研究学、整合传统诗学的境界论,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。  关键词:禅诗;审美;现量境;如如境;圆融境;日用境禅宗以彻见本来面目为终极关怀。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52842574.html
  • 夏坝活佛讲因明(简要笔记五)

    记忆的方式,叫伺察意。昨天的眼根知道瓶,不是眼根知道色,而是意识知道,意识恢复记忆,不是新知识。(佛没有记忆吗?)佛不是没有记忆,佛的记忆不是分别心,佛不存在分别心,所以佛没有比量,所知的一切都是现量...知道的一切都是现量,所以没有能知所知的分别。   量,分两种,现量和比量。现量分三部分,实性,分别,与现前识的分别。与现前识非常相似。先讲定义。现前识:无分别的无错乱的心识。现量:从新真实的无分别的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3838053.html
  • 因明大疏里书(四)

    无常。此令符自。乃是真宗。如胜对数立业灭坏。虽令符自。灭坏无常他不许有。能别不定。非真宗也(云云)  言问此九过中颇有等者。此问意云。宗九过中。现量相违为首有种四句耶。比量相违为首有七种四句耶。自...皆如理思者。备云。数论对佛法。立业句灭坏。亦有自教相违过。数论不立业句灭坏故(云云)  言自他共不共全分一分者。意云。自者违自现量也。他者违他现量也。共者违共现量也。不共者不违共现量也。即无过宗(备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82038518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真实观

    凡夫心识推演出来的,而是受到先觉的启示,依圣言量而建立的。“唯识无境”是现量命题,它是无法用比量证成的。虽然唯识学在一些知识性问题上用了许多因明逻辑和中道辩证法,但是唯识学并不承认逻辑可以证明真如的存在...对于我们凡夫来说,它只是一个目标和假设,并不是一个现量。内学的一贯方法,是以破妄来显真。绝四句,就是破世间句义(即种种判断)之虚妄性,在世间句义中并无真实存在,因为真如是亲证境界,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...

    胡晓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5545129.html
  • 《圆觉经·清净慧章》别记

    则依根所发之识必无我执,是名妙观察智。   何须息灭?如永嘉答六祖云:“分别亦非意”,深契六祖之道也。第三句住妄想境,前五识也。五根对境而有五识,唯是现量,因有同时意识为缘,则成比量而现量隐,故名加了知。古人彻悟之时,叹为山河及大地全现法王身。若加了知则无此境,不得名为成所作智矣。第四句无了知者,即是第八识无分别智。辨之者,第六意识也。意识认为真实,则违八识现量矣。  《胜鬟经》云:“烦恼隐覆真实”...

    杨仁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2053276.html
  • 略谈学习佛法的技巧

    自己的内心。修观的最大好处是容易上手和不易出偏,而且,修得好可以直接契入空性现量。因此,修观对许多人是比较适合的方便法门。修观有两种基本途径:  第一种,把心念集中于身体的某一点,比如集中在呼吸和鼻端接...概念本身,比如私心、私欲和对生死的分别心等,都会在内心彻底瓦解,我们的内心世界自然就会进入到相当纯净的状态,从而给行者契入空性现量打下良好基础。这是修习内观法门的殊胜之处。具体说,在我们的内心中,构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949569.html
  • 刚晓法师讲:《因明入正理论》(三)

    )本质上是揭示论对者的过失,这对论对者、中间的公证人都有启发正智的作用,所以是悟他。还有,似现量、似比量,它们是属自悟所摄,前边儿也说,实际上似现量、似比量达不到自悟的目的,但它们其实是旨在纠正个人...虽乐成立,由与现量等相违故,名似立宗。谓现量相违、比量相违、自教相违、世间相违、自语相违。能别不极成、所别不极成、俱不极成、相符极成。此中现量相违者,如说声非所闻。比量相违者,如说瓶等是常。自教相违者...

    刚晓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4338058.html
  • 似宗

    这样的宗就是似宗。因明家认为似宗的过失仔细分辨起来有九种不同的情况,即:(1)现量相违过,(2)比量相违过,(3)自教相违过,(4)世间相违过,(5)自语相违过,(6)能别不极成过,(7)所别不极成过,(8)俱不极成过,(9)相符极成过。  此中,前五过系与现量、比量相违,故云五相违过;后四过系与所别、能别之极成、不极成有关之过失,故总称为四不极成过。五相违过为古因明家所定。四不极成过乃商羯罗主所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0238083.html
  • 《门论》讲记之二

    承认。“无有比量”,佛教中本来有现量、比量、圣教量,但陈那论师说,佛陀的圣教量是必然符合现量与比量的,如果有虽是佛陀所教导但不符合现量与比量,那这部经肯定不是佛陀所说的,即使你是佛陀所教导的,必须凭现量、比量可以证实,同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现量、比量去证明这件事的真伪才行,所以只要现量、比量就行了,没必要列出什幺圣教量。陈那论师既然说只有现量和比量,这句“无有比量”,就是只有现量了。比量是以已知的来...

    刚晓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31938247.html